古代对知识的雅称

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各种雅称来描述知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对知识的雅称:

  1. 学问:指学问、学识。
  2. 才华:指才能和技艺。
  3. 饱学之士:指学问渊博的人。
  4. 学识渊博: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深。
  5. 才华横溢:形容一个人才华出众。
  6. 满腹经纶:形容一个人内心充满学问和才智。
  7. 才高八斗:形容一个人才华极高。
  8. 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读书多,学问丰富。

古代还有一些与读书人相关的雅称,如:

  • 书痴:指专心读书的人。
  • 书库:指博学饱识之士。
  • (如书淫、书癫)*:指嗜书入迷的人。
  • 书橱:指学问渊博之人。
  • 书迷:指迷恋于读书的人。
  • 书城:指藏书丰富的人。
  • 书仓:指藏书很多的人。
  • 书窟:指读书多的人。
  • 书巢:指读书人的居所。
  • 书柜:指勤奋好学的人。

这些雅称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也展示了他们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学造诣。

本文《古代对知识的雅称》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792219.html

相关推荐

形容知识缺乏的词语

形容知识缺乏的词语众多,每个词语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才疏学浅,这是较为常用的一个词,它常用来表示自身才能不高、学问浅薄,很多时候用作自谦之词。例如在表达自己在某个专业领域的不足时,可以说“我不过才疏学浅,还需向各位多多学习”。 浅薄,它不仅形容知识欠缺,也可用于形容人的思想、阅历等方面不深厚。当说一个人对某个复杂问题的理解很表面时,就可以说“他对此事的看法太过浅薄”。

2025-05-09 高考

知道的高级替换词

掌握高级替换词能显著提升英语表达的精准度和丰富性,尤其在雅思、写作等场景中,通过替换常见词汇(如将"important"改为"crucial")可增强语言表现力,展现扎实的语言功底。 核心作用 高级替换词避免表达重复单调,例如用"significant"或"vital"替代"important",使论述更专业;用"numerous"或"a multitude of"替换"many"

2025-05-09 高考

赞美知识的词语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赞美知识的词语如“满腹经纶”“博古通今”“才华横溢”等,不仅描绘了学识的广博与深邃,更体现了对智者的敬仰。 学识渊博类 “满腹经纶”“腹载五车”“博学多闻”等词语,强调知识的积累与广度,常用于形容通晓古今、涉猎广泛的学者或智者。 才华与智慧类 “才高八斗”“才华横溢”“雄才大略”等,侧重表现个人的卓越才能与创造性思维,适用于赞美在特定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 见识与阅历类

2025-05-09 高考

代替知识的词语

​​在写作或学术表达中,用更精准、专业的词汇“代替知识的词语”能提升内容深度与权威性​ ​,例如用“赓续”替代“继承”、“同频共振”替代“共鸣”。这类词汇不仅能增强文本的专业性,还能贴合Google EEAT标准(经验、专业、权威、可信),满足用户对高质量信息的需求。 ​​选择贴合语境的学术词汇​ ​:如“朝乾夕惕”代替“勤奋”,既体现文化底蕴,又展示专业性。避免生僻词堆砌,需确保读者能理解。

2025-05-09 高考

形容知识渊博的词语四字成语

​​形容知识渊博的四字成语众多,这些成语生动体现了一个人的学识深度与广度,如"博学多才"强调学识全面且多才多艺,"博古通今"突出贯通古今的深厚积累,"博览群书"则凸显广泛阅读的积淀。​ ​ 博学多才类成语 "博学多才"直接点明学识广博且具备多领域才能,适用于描述复合型人才;"博古通今"强调从历史到现代的贯通性知识体系;"博闻强识"不仅体现知识量,更突出超强记忆力;"博洽多闻"侧重知识面的多元覆盖

2025-05-09 高考

知识的修饰词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系统性、积累性、可验证性 ‌三大核心特征。它通过逻辑框架组织信息,在代代传承中不断丰富,并接受实践检验确保可靠性。以下是知识核心修饰词的详细解析: ‌系统性 ‌ 知识不是零散信息的堆砌,而是按照学科逻辑建立的结构化体系。例如数学中的公理系统,或生物学中的分类学框架,都体现知识内在的关联性与层次性。这种系统性使人类能够高效掌握复杂领域。 ‌积累性 ‌

2025-05-09 高考

知识古代雅称

关于古代雅称,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人物雅称 饱学之士 :指学问渊博者,常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等赞誉 青棠 :合欢树的雅称 木樨 :桂花的别名 郎君/良人/先生 :女子对丈夫的称呼 欢伯 :美酒的雅称 般若汤 :和尚饮酒的隐语 不夜侯 :茶的雅称 落苏 :茄子的别称 坐隐 :下围棋的代称 椿庭 :父亲的雅称 萱堂 :母亲的代称 横行介士 :螃蟹的别称 楮先生

2025-05-09 高考

形容知识丰富的句子

形容知识丰富的句子可归纳为以下五类,涵盖文学典故、现代表达及权威引用: 文学典故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满腹经纶,才高八斗"(杜甫、李白) "博古通今,学富五车"(司马迁、苏轼) 现代幽默表达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还知道一点空气"(夸张调侃) "你的脑袋里装的百科全书,我的恐怕都是浆糊"(反差对比) 权威引用类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2025-05-09 高考

形容知识的二字词语

形容知识的二字词语主要包括以下五类,涵盖广博性、深度、智慧等多个维度: 渊博 指知识广博、涉猎广泛,具有深厚的学识和广阔的知识面,如“渊博学识”。 广博 强调知识覆盖范围广泛,包括多个领域或学科,如“广博知识”。 深厚 表示知识的积累和理解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具有深度和广度,如“深厚学识”。 博学 指对各种学科和领域都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和理解,如“博学多才”。 智慧 侧重知识的运用和理解能力高超

2025-05-09 高考

形容知识丰富的四字词语

形容知识丰富的四字词语有多个,以下为常见且适合SEO的几个: 1. 学富五车 释义 :形容读书多,学识渊博。例句 :他一生勤奋好学,最终达到了学富五车的境界。 2. 博学多才 释义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例句 :这位教授不仅博学多才,还精通多国语言。 3. 博闻强记 释义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例句 :他博闻强记,能够轻松记住复杂的历史事件。 4. 满腹经纶 释义 :形容人学识渊博

2025-05-09 高考

有趣的替代词

有趣的替代词不仅能为语言增添活力,还能避免使用敏感词汇或重复表达。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替代词的趣味性和实际应用。 1. 替代词的趣味性 使用替代词可以让表达更加生动和富有变化。例如,将“开心”替换为“乐不可支”,不仅保留了原意,还增强了情感色彩。这种替换常用于幽默表达或增强语言感染力。 2. 替代词的实际应用 替代词在多个场景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广告文案或网络创作中,能帮助规避敏感词汇。例如

2025-05-09 高考

学新知识的古语

​​学习新知识的古语凝聚了古人智慧的精华,强调勤学、实践与思考的结合​ ​。从“温故知新”的复习之道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知行合一,这些经典名句不仅传递了学习方法,更揭示了终身学习的深层价值。 ​​勤学与积累​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倡导广泛阅读的积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则警示学习需持之以恒。古人认为知识如活水,需不断汲取,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

2025-05-09 高考

知识可以用什么词代替

‌知识可以用“学识”、“智慧”、“学问”、“见识”、“认知”等词语代替,具体选择取决于语境和表达重点。 ‌ ‌学识 ‌:通常指通过系统学习获得的理论知识,强调专业性和深度,例如“他在文学领域有深厚的学识”。 ‌智慧 ‌:侧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强调洞察力和判断力,如“老人的智慧来自丰富的人生阅历”。 ‌学问 ‌:多指学术性或研究性的知识,常用于正式场合,比如“这位教授的学问广博,备受尊敬”。

2025-05-09 高考

知识的别称雅称

知识,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自古以来便有着丰富的别称和雅称。这些称谓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知识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独特魅力。以下是对知识别称雅称的详细介绍: 知识的别称雅称 学问 :古代将知识称为“学问”,泛指学问、学识。 学识 :与“学问”意思相近,强调学术上的知识和修养。 才华 :指个人在某一领域的才能和技艺。 饱学之士 :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深,知识丰富。 学识渊博

2025-05-09 高考

知识的同义词

​​知识的同义词涵盖“proficiency”“expertness”“know-how”等专业术语,也包含“acquaintance”“awareness”等日常词汇,不同词义侧重认知深度、实践经验或社会关系。​ ​ “知识”的核心概念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积累,其同义词在不同维度扩展语义边界。专业领域常使用“proficiency”和“expertness”,前者强调技能熟练度

2025-05-09 高考

小学生学科知识学习方法

小学生学科知识学习方法需结合年龄特点和学科特性,通过系统化策略提升学习效率。以下是综合权威信息的核心方法: 一、语文学习方法 兴趣引导 通过讲故事、游戏(如成语接龙)激发兴趣,结合阅读与写作实践(如写读书笔记)。 系统积累 词汇记忆 :利用分类法(如按季节、动物)积累成语或汉字; 阅读理解 :采用"三问法"(主旨、表达、感受)训练; 写作提升 :建立素材库,分类记录生活观察与趣事。

2025-05-09 高考

知识的高级说法

知识的高级说法可以称为“智识”或“认知体系”,它强调系统化、深度思考与实践结合的智慧形态 ,区别于碎片化信息,更注重逻辑性、批判性思维与跨领域整合。 智识(Intellectual Insight) 指通过理性分析、反思与验证形成的深层理解,例如科学理论或哲学体系。其核心在于“知其所以然”,而非简单记忆。 认知体系(Cognitive Framework) 表现为个人或群体对世界的结构化认知

2025-05-09 高考

小学教育学科知识整合策略

​​小学教育学科知识整合策略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学科壁垒,通过跨学科主题设计、项目式学习和多元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与创新能力。​ ​其关键亮点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真实问题驱动​ ​、​​教师协作的跨学科备课​ ​、​​技术支持的动态资源整合​ ​,以及​​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反馈机制​ ​。 ​​主题式整合:从碎片到系统​ ​ 围绕“环境保护”“传统节日”等生活化主题,将语文的阅读理解

2025-05-09 高考

小学生学科知识趣味教学法

‌小学生学科知识趣味教学法通过游戏化、情景化和互动化的方式,将枯燥的学科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显著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 ‌游戏化教学 ‌ 将学科知识融入游戏环节,比如用“数学闯关”练习口算,通过“词语接龙”巩固语文词汇。游戏规则简单易懂,孩子能在竞争中激发好胜心,自然掌握知识点。 ‌情景化模拟 ‌ 创设生活场景,比如用“超市购物”学数学计算,用“角色扮演”理解历史事件

2025-05-09 高考

学科知识小学教学互动技巧

小学教学互动技巧的核心在于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主动学习,并帮助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以下是综合权威信息后的关键策略: 一、情境化教学 生活化情境 :将数学、语文等学科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例如用购物场景解释加减法,或通过环保话题设计语文阅读任务,增强知识关联性。 角色扮演与模拟 :设计超市购物、餐厅服务等场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实践计算、沟通等技能,提升参与度。 二

2025-05-09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