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4.0967亿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总和生育率约为1.0,位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倒数第二,仅略高于韩国。
一、人口负增长与低生育率
- 人口负增长趋势:2023年是中国连续第二年出现人口负增长,总人口减少量进一步扩大。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较2022年减少54万人,出生率仅为6.39‰,创下新低。
- 低生育率问题: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代的6左右降至2023年的1.0,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全面二孩和三孩政策未能有效扭转出生人口下降趋势,育龄妇女规模持续下滑,生育成本高企是主要原因。
二、老龄化与少子化挑战
- 老龄化加速:截至2023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9697亿,占总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676亿,占总人口的15.4%,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 少子化与不婚化:出生人口连续七年下降,结婚登记数虽有所回升,但长期来看,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和生育意愿低迷将加剧少子化问题。
三、生育政策调整与社会影响
- 政策调整方向:专家呼吁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以应对老龄化与少子化挑战。政策调整被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 社会与经济影响: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将对劳动力供给、养老体系及经济增长产生深远影响,需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总结
人口形势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未来,中国需通过优化生育政策、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等措施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老龄化与少子化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