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团场,生态与产业并重
新疆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原皮墨垦区)是新疆兵团建设中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团场,综合其发展现状可概括如下:
一、基本概况
-
地理位置
位于新疆和田市昆玉市,地处昆仑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与皮山县、墨玉县交界,总面积84万亩。
-
成立背景
团场成立于2004年,是国家“九五”重点工程——乌鲁瓦提水利枢纽项目下游配套工程,旨在提升维稳戍边能力。
-
行政区划
全团包含10个全民所有制农业连队、2个集体所有制连队,党员443名,基层党支部18个。
二、生态建设与农业发展
-
节水灌溉与生态保护
作为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自压式节水灌溉示范区,224团实现节水灌溉率100%,防风固沙林地面积4.6万亩,改善了生态环境。
-
特色农业
-
和田玉枣产业 :种植面积15.5万亩,年产量超8万吨,产值突破15亿元,产品入选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百强榜单第35位。
-
红枣种植规模 :近年新增枣林13万亩,总产量稳定在8万吨以上,电商销售额近1亿元。
-
-
农业技术支持
接受北京援疆等帮扶项目,通过技术引进、企业对接等措施,提升红枣种植效率与品质。
三、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城镇建设
完成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及城镇公共建筑,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
社会事业
实施社会保障项目,推动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促进区域协调与人口资源优化。
四、经济发展与荣誉
-
经济指标 :2022年生产总值12.45亿元,红枣产业为核心支柱产业。
-
荣誉成就 :
-
入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等;
-
获得“全国科技活动周金奖”“兵团文明示范单位”等称号。
-
五、社会影响
-
生态改善 :累计人进沙退225平方公里,形成北纬37度黄金种植带;
-
文化融合 :汉族人口相对集中,促进多民族文化交流与区域社会结构优化。
总结
二二四团依托地理优势,通过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成为新疆兵团现代化建设的典范,尤其在农业现代化、生态修复及民族团结方面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