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部十大安全目标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核心方面,结合权威信息源整理如下:
一、患者身份识别与核对
-
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 :操作前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等至少两种标识,输血、手术等特殊场景需双人核对。
-
特殊患者标识 :使用腕带、床头卡、指纹等辅助识别传染病、药物过敏等高危患者。
-
身份确认流程 :操作前与患者或家属双向核对,新生儿、意识障碍患者需由家属或护理人员确认姓名。
二、用药安全管理
-
规范药品管理 :严格贮存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药品,执行麻醉/****专项管理制度。
-
临床用药流程 :遵循医嘱开具、审核、查对、执行制度,落实药物重整及“危急值”报告机制。
-
特殊药物管控 :对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实施专项管理。
三、手术与操作安全
-
手术安全核查 :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手术核对表,术前评估、标记手术部位并确认患者身份。
-
无菌操作规范 :严格执行外科手消毒、无菌物品使用及废弃物分类处理。
四、跌倒与压疮预防
-
跌倒风险评估 :识别高危患者,提供床边报警器、辅助工具(如拐杖),定期巡视环境。
-
压疮防护 :采取减压措施,定期评估皮肤状况,提供皮肤护理指导。
五、手卫生与职业防护
-
手卫生规范 :严格执行洗手、消毒流程,提供洗手设施保障。
-
职业暴露管理 :建立报告制度,规范锐器处理及防护用品使用。
六、其他关键措施
-
医疗废弃物管理 :分类处理感染性、生活垃圾及医疗废物。
-
不良事件报告 :鼓励主动报告护理差错,分析原因并改进流程。
以上措施需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通过定期培训、监督及质量改进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