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暴力恐怖活动最猖獗的年份是2009年,以震惊中外的乌鲁木齐“7·5”事件为标志,该事件造成197人死亡、1700多人受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伤亡最惨重的暴恐案件。1990年代中后期(如1997年)和2014年前后也是暴恐高发期,但2009年因事件规模、伤亡人数及国际影响尤为突出。
暴恐活动的阶段性特征
-
1990年代:暴力恐怖势力兴起
1990年“巴仁乡暴乱”揭开新疆暴恐序幕,随后1992年乌鲁木齐公交车爆炸、1997年伊宁骚乱等事件频发,十年间累计200余起案件,造成162人死亡。暴恐组织开始建立训练基地,手段从暗杀转向爆炸、劫持等规模化袭击。 -
2009年:暴恐活动达到顶峰
乌鲁木齐“7·5”事件中,数千名暴徒同时在市区多地实施打砸抢烧杀,造成331家店铺、1325辆汽车损毁。事件暴露境外“东突”势力与境内分裂分子勾结,将暴恐推向高潮,并引发后续数年连锁反应。 -
2014年前后:极端化与反恐升级
2014年莎车“7·28”袭击、轮台“9·21”爆炸等案件显示暴恐手段更趋极端,但随反恐力度加强,2016年后案件数量显著下降。
总结与提示
新疆暴恐活动与境外势力渗透、极端思想传播密切相关,2009年因其破坏力和影响力成为最严重年份。当前新疆通过依法反恐和去极端化措施,已实现社会稳定,但历史教训警示需持续防范极端主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