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格局有涵养的诗词”,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归纳和整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 胸怀壮阔类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以泰山之巅俯瞰众山的意象,展现诗人超凡的胸怀与远大的抱负。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通过长江奔涌不息的意象,感慨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的永恒性。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自然景观喻指人格境界,体现包容与坚韧并存的哲学思想。
二、 气魄恢弘类
-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通过历史典故展现诗人放达不羁的个性与超脱世俗的境界。
-
“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辛弃疾《丑奴儿·此生自断天休问》
以极端视角反衬内心澄明,彰显词人豁达的胸怀。
三、 哲理深邃类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其八》
通过淘金喻指人生磨砺,蕴含坚持与希望的哲理。
-
“劝学”系列(朱熹《观书有感》):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以池塘喻指心境,强调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四、 人格风范类
-
“竹经霜雪而更青,莲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通过莲花与竹子的意象,赞颂高洁品格与隐逸精神。
-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示儿》
临终嘱托展现爱国情怀,体现个人命运与家国天下的紧密联系。
这些诗词通过自然意象、历史典故或哲理思考,共同勾勒出大格局与涵养并存的意境。如需更具体作品赏析,可结合诗题与注释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