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时,专业和学校均需填写对应的数字代码,这是全国统一的标准化操作。关键点在于:代码由省级考试院发布的《招生计划汇编》提供,必须严格按当年指南填写,且与专业名称一一对应,不可混用往年代码或自行编造。
-
代码的作用与构成
专业代码通常为6位数字(如120203K代表会计学),前两位标识学科门类,中间两位对应专业类,后两位为具体专业标识。学校代码则为4位数字(如1105代表北京大学),两者组合确保系统精准识别志愿。 -
填写流程与注意事项
- 唯一依据:代码以考生所在省当年下发的《招生专业目录》为准,不可依赖网络搜索或往年版。
- 输入规则:网上填报时,先输入院校代码,再填专业代码,系统会自动显示名称供核对。
- 防错要点:需关闭浏览器拦截工具,核对打印的志愿表,避免因代码错误导致无效志愿。
-
查询渠道
代码可通过三种途径获取:①省考试院官网下载的招生计划;②学校发放的纸质《报考指南》;③目标院校官网或招生简章。跨省报考时需注意同一专业在不同省的代码可能不同。
提示:填报截止前务必反复校验代码与名称是否匹配,避免因一字之差错失理想专业。若系统显示信息与预期不符,应立即联系当地考试院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