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据为核心,以技术为驱动
数字经济的界定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梳理,综合权威资料的定义和框架如下:
一、核心定义
数字经济是以 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 ,以 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 ,以 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 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二、关键要素
-
数据资源
数据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并列的关键生产要素,通过采集、存储、分析等手段实现价值创造。
-
现代信息网络
以互联网为核心,涵盖物联网、5G通信等基础设施,支撑数据流动和业务创新。
-
信息通信技术(ICT)
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三、特征与内涵
-
技术依赖性
高度依赖信息技术,依赖程度远超传统经济形态。
-
创新驱动性
通过技术创新催生新业态(如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
跨界融合性
打破传统产业边界,促进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
-
治理重构性
改革传统经济治理模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四、产业分类
根据《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数字经济主要包括:
-
数字产业化 :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
-
产业数字化 :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效率,如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
五、发展目标
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六、与其他概念的区分
-
数据经济 :侧重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单一维度,数字经济则包含数据资源、技术、网络等多要素;
-
数字资产 :指数据或数字产品(如****),是数字经济中的具体资产形态。
数字经济是一个多维度的经济形态,其界定需结合技术、产业、治理等多方面因素,既包含新兴技术应用,也涉及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