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以下五个核心特征,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础设施完善,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
网络覆盖全面
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和4G网络,行政村通4G及光纤比例超98%,IPv6改造全面完成,5G基站数量连续增长(2023年底达337.7万个,同比增长46.1%)。
-
数据与算力基础扎实
全球算力规模超230EFLOPS,稳居全球第二,新一代云计算平台和多方向大容量传输网络为数字经济提供支撑。
二、产业融合深化,创新驱动发展
-
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
数字产业化(核心产业占比10.9%)与产业数字化(工业领域数字化率62.2%)双向驱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速融入传统产业。
-
新兴业态涌现
疫情期间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智慧医疗等新业态爆发式增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加深。
三、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治理成效显著
-
政务服务平台优化
“掌上办”“一网通办”等电子政务平台普及,跨地区、跨部门业务办理能力显著提升,推动治理方式向数据驱动转变。
-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政府出台政策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机制,推动数据在产业、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开放共享。
四、数据价值化加速,应用场景拓展
-
数据资源开发能力增强
数据生产量和存储量快速增长,行业大模型赋能电子信息、医疗、交通等领域,形成上百种应用模式。
-
公共服务普惠化
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66.5%,移动支付全球第一,数字技术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领先
- 东部地区优势明显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占比62.2%,但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巨大,正通过政策扶持和产业转移加速追赶。
总结 :我国数字经济以基础设施为根基,依托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治理能力与数据价值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区域发展仍需进一步均衡。未来需继续强化基础建设,深化产业协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