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是大势所趋吗

​数字经济时代不仅是全球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重塑未来经济格局的核心驱动力。​​其核心价值体现在​​技术革新引领产业变革​​、​​数据要素激活新生产力​​、​​绿色算力支撑可持续发展​​三大维度,已成为各国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数字经济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通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交叉融合,推动智能制造、能源互联网等新业态爆发式增长。2023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超33万亿美元,增速普遍高于GDP增速,中国数字经济占比达36.2%,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这种变革不仅优化了传统产业链,更催生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万亿级市场,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规模同比增长10.8%,印证了数字化转型的不可逆趋势。

发展数字经济需突破人才与技术双重瓶颈。当前高端数字人才缺口显著,需通过“AI+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构建“产学研用”协同生态。绿色算力是数字经济的底层支撑,我国通过“东数西算”工程已实现部分数据中心绿电使用率80%,但需进一步攻克芯片研发、跨区域电力交易等技术难题,夯实低碳化发展基础。

面对全球气候治理与科技竞争,数字经济与绿色化转型深度融合是必然路径。未来需强化政策协同、深化国际规则对接,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方能在这场变革中赢得主动权。

本文《数字经济时代是大势所趋吗》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857715.html

相关推荐

为什么说数字经济时代离不开数据

​​数字经济时代离不开数据,因为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和重塑社会形态的核心引擎。​ ​从农业社会的土地到工业社会的资本,再到信息社会的数据,生产要素的演进始终推动着生产力跃升。数据不仅能​​精准匹配供需​ ​、​​释放倍增效应​ ​,更是​​产业升级​ ​和​​社会治理现代化​ ​的基础。 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的核心。与传统要素不同,数据具有​​可复制、非消耗、边际成本趋零​

2025-05-10 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是哪年提出的

数字经济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确切地说,1996年由美国学者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在其著作《数字经济:网络智能时代的前景与风险》中首次详细描述了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对商业行为的深远影响 。自此,数字经济的概念逐渐被全球所接受,并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讨数字经济概念的起源,它标志着信息技术与商业活动的深度融合。随着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

2025-05-10 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专业哪年开设

2017年 中国数字经济本科专业的开设时间可总结如下: 全国首个数字经济本科专业 根据现有信息, 中国第一个数字经济本科专业由上海某二本高校于2017年开设 ,但具体院校未明确提及。 近年新增院校与专业 2020年 :中国传媒大学获批经济学专业(数字经济方向班)。 2022年 :吉林省新乡学院新增数字经济本科专业。 2023年 :三亚学院、海南大学等多所高校新增数字经济本科专业。

2025-05-10 人工智能

中国数字经济哪一年开始

中国数字经济的起点可追溯至1994年,具体发展历程如下: 起步阶段(1994-2004年) 1994年5月15日,中国正式推出第一套网页,实现与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标志着数字经济的萌芽。 该阶段诞生了搜狐、网易、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形成“门户+社区+电商+社交+游戏+文娱+搜索”的基本格局。 爆发增长阶段(2005-2015年) 2005年网民数量突破1亿,2008年达2.53亿

2025-05-10 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对社会的影响

数字经济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国际合作五个维度,具体如下: 一、经济领域 推动产业升级与效率提升 数字技术重塑传统产业模式,催生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例如,云计算降低企业硬件成本,5G技术加速物联网应用。 激活消费新市场 线上购物、直播带货等模式改变消费习惯,刺激消费增长。数字技术满足个性化需求,如定制化产品和服务。

2025-05-10 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对我国的影响

数字经济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涵盖经济结构、发展动力、社会民生及全球竞争力等核心领域: 一、经济结构优化与高质量发展 核心产业占比提升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2年的11.2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3.9万亿元,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农业等传统产业,实现生产效率提升和商业模式重塑,推动产业升级。 二

2025-05-10 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对经济的意义

数字经济对经济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创新能力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这些优势使其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数字经济推动经济增长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例如,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减少中间环节,使商品和服务能够更快速、更低成本地到达消费者手中,从而刺激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增长。数字经济还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如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

2025-05-10 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对个人的影响

​​数字经济正深刻重塑个人生活,其核心影响体现在三大层面:生活便利性革命、职业结构转型以及隐私与安全挑战。​ ​通过数字技术渗透日常场景,人们享受高效服务的也面临技能升级和数据保护的新课题。 ​​生活方式的智能化跃迁​ ​ 移动支付、电商平台和共享经济彻底改变了消费习惯。外卖30分钟送达、线上问诊5分钟接诊等“即时满足”模式成为常态,时间成本大幅降低。但过度依赖数字服务可能导致现实社交弱化

2025-05-10 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带来了哪些应用

​​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融合,已深度渗透金融、制造、城市治理等领域,其核心应用包括跨境支付区块链化、工业4.0柔性生产、智慧城市全域互联等,显著提升效率并催生新业态。​ ​ ​​金融科技革新支付与融资​ ​ 区块链技术重构跨境支付体系,解决传统SWIFT系统高成本、低效问题;产业互联网金融依托大数据风控,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例如天津经开区通过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动50万户钱包开立。

2025-05-10 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时代是什么的产物

数字经济时代是信息通信技术革命与产业数字化深度融合的产物,其核心是数字技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推动经济形态转型。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技术基础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通信、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信息网络的广泛覆盖。 核心要素 数据资源 :成为关键生产要素,驱动决策优化和资源精准配置; 信息网络 :作为重要载体,促进产业、社会各领域的互联互通。 产业变革

2025-05-10 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数字经济的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末,但真正形成并取得重大发展始于21世纪初。以下是关键时间节点和阶段划分: 早期萌芽(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 20世纪60年代末,计算机技术普及,企业开始利用计算机提升效率,形成数字化生产的雏形。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商业化加速,万维网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等网络化应用兴起。 概念形成与理论奠基(1996年)

2025-05-10 人工智能

2025数字经济占gdp比重

超过50%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将达到 10%左右 ,并迈向全面扩展期。这一目标较2022年的41.5%有显著提升,标志着数字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补充说明: 政策背景 国家通过《“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强调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等。

2025-05-10 人工智能

知识经济时代是哪一年

1990年代 知识经济时代的起始时间存在不同表述,但综合权威信息可总结如下: 理论奠基阶段 198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新经济增长理论”,将知识列为重要生产要素,标志着知识经济理论的初步形成。 概念正式提出阶段 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首次提出“知识经济”概念。 1996年,美国财政部长萨默斯在联合国报告中提出“基于知识的经济时代”

2025-05-10 人工智能

新时代从哪年开始算起

新时代从党的十八大 开启,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阶段标志着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1. 新时代的定义与意义 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阶段,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党和国家事业从指导思想、理念思路到方针政策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2. 新时代的背景与特点

2025-05-10 人工智能

信息时代从哪一年开始

信息时代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 ‌,以‌计算机技术商用化 ‌和‌互联网雏形ARPANET诞生 ‌为标志性事件。这一时期的核心变革在于‌数据数字化处理能力突破 ‌和‌全球信息传输网络架构形成 ‌,奠定了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基础。 ‌关键技术突破(1950-1969) ‌ 1958年集成电路发明使计算机小型化成为可能,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的ARPANET首次实现跨地域计算机连接

2025-05-10 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实际上是什么经济

数字经济 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推动经济活动全面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形态。其核心亮点 包括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平台经济模式兴起、以及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 1.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在数字经济中,数据被视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同等重要的生产要素。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企业能够更精准地了解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例如

2025-05-10 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时代利与弊

数字经济时代带来了显著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以下是综合分析: 一、核心优势 效率与创新 数字化技术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挖掘数据价值,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就业与市场拓展 新职业如零工经济、灵活就业兴起,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创业机会。线上平台打破地域限制,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生活便利性 智能家居、移动支付

2025-05-10 人工智能

计划经济哪年开始搞的

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正式开始于1956年 ,这一年标志着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形成。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 萌生与初步形成阶段(1949-1952年) 1949年底 ,政府开始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建立国营工业,掌握国民经济命脉,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1949年10月 ,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等专门机构成立,标志着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直接管理开始。 1950年2月

2025-05-10 人工智能

新经济政策时间1921到哪年

新经济政策的时间范围为 1921年至1928年 ,具体信息如下: 政策实施时间 新经济政策于1921年3月正式实施,以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为标志,核心内容为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恢复商品经济等。 政策终结时间 该政策在列宁去世后逐步被斯大林废除,1928年斯大林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国有化,标志着新经济政策的终结。 政策背景与作用 作用

2025-05-10 人工智能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