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年我国经济总量

2018年,我国全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达到900309亿元,同比增长6.6%,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1. 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

  • 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迈上90万亿元的新台阶,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 这一数字标志着我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持续增强,进一步巩固了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

2. 经济增速与全球对比

  • 2018年,我国经济增速为6.6%,虽然较2017年的**6.8%**有所放缓,但仍是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增速最快的国家。
  • 这一表现凸显了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放缓背景下的韧性和活力。

3. 产业结构优化

  • 分产业来看,201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4734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6600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持续提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 这种产业结构调整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4. 人均GDP接近一万美元

  • 2018年,我国人均GDP接近一万美元,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

总结

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人均GDP接近一万美元,充分展现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未来,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本文《2018年全年我国经济总量》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858476.html

相关推荐

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几位

​​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2024年GDP突破134.9万亿元(约18.94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比重超18%,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 ​。这一成就源于持续的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和内需潜力释放,但人均GDP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高质量发展仍是核心任务。 分点论述: ​​规模与增速双领先​ ​:中国经济总量从2013年的50多万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34.9万亿元

2025-05-10 人工智能

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几

第二位 根据最新官方数据,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以下是相关信息的综合说明: 当前排名与规模 我国GDP总量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二,2024年GDP达到134.9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5%,首次突破130万亿元。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经济总量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历史发展 2012年,我国GDP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2020年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

2025-05-10 人工智能

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中国经济总量自2010年起稳居世界第二,2024年GDP突破13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超30%,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与“动力源”。​ ​这一成就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制造业与贸易的全球领先地位,以及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 ​​规模与增速双领先​ ​:1952年中国GDP仅679亿元,2024年达134.9万亿元,年均增速7.9%。5%的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2025-05-10 人工智能

2018年全球经济排名

2018年全球经济排名 美国 以20.66万亿美元的GDP总量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GDP的23.8289%。 中国 紧随其后,以13.89万亿美元的GDP总量位居全球第二,占全球GDP的16.0288%。 日本 以5.04万亿美元的GDP总量位居全球第三,占全球GDP的5.8150%。 德国 以3.97万亿美元的GDP总量位居全球第四,占全球GDP的4.5848%。 英国 以2

2025-05-10 人工智能

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对吗

我国经济总量确实稳居世界第二位,‌2023年GDP突破120万亿元 ‌,‌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地位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这一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发展,尤其在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消费市场等领域表现突出。 ‌经济规模与增速 ‌ 我国自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经济总量持续扩大。2023年GDP增速达5.2%,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潜力

2025-05-10 人工智能

中国是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几的大国

中国当前的经济总量排名需分两种情况说明: 按名义GDP(美元计价) 截至2024年1月,中国名义GDP总量为18.10万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这一排名基于汇率换算,反映各国经济规模的实际购买力。 按购买力平价(PPP)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3年数据,中国按PPP计算的GDP为33.01万亿美元,已超过美国的26.8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2025-05-10 人工智能

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了多少

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人民币 ,这一数据不仅展示了我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也为全球经济贡献了重要力量。以下是关于这一成就的几个关键点: 1.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900309亿元,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这一数字标志着中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依然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这一成就的背后,是我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

2025-05-10 人工智能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稳居第几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012年的53.9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21万亿元,年均增长6.2%,远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

2025-05-10 人工智能

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几位

中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位,具体信息如下: 当前排名 截至2023年,中国经济总量为129.4万亿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PPP)达13.6万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历史发展 2001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超过加拿大和意大利; 2010年:首次突破40万亿元,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8年:GDP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 2020年: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2025-05-10 人工智能

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几位

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稳居​​世界第二位​ ​,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人民币(约13.6万亿美元),经济增量相当于澳大利亚全年经济规模,占全球比重持续提升。这一成绩凸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全球影响力,6.6%的增速在前五大经济体中位居首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30%。 ​​分点论述:​ ​ ​​经济总量与排名​ ​:2018年中国GDP达90.03万亿元人民币,按汇率折算为13

2025-05-10 人工智能

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中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2024年GDP突破13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达1.27万美元,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 经济规模与全球地位 中国自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经济总量持续攀升,2024年GDP达17.96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比重约16%。尽管人均GDP仍处于中等水平,但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完整的产业链使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关键枢纽。 增长动力与结构性转型

2025-05-10 人工智能

中国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第几

中国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第一 ‌,2022年达到‌600万人年 ‌以上,占全球研发人员总数的比重超过‌30% ‌,展现了强大的科技创新人才储备。这一优势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教育体系完善和产业需求驱动。 ‌规模持续扩大 ‌ 中国研发人员数量自2013年起保持全球首位,年均增长率约7.5%,远超欧美国家。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推动人才集聚,尤其在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需求显著。 ‌政策与投入支撑

2025-05-10 人工智能

2018年宏观经济指标有哪些

2018年宏观经济指标主要包括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进出口贸易数据以及货币供应量等关键指标 。这些指标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还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以下是对这些指标的详细解读: 1.GDP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2018年,中国的GDP增长率保持在6.6%左右。这一数据表明,尽管面临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

2025-05-10 人工智能

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分列前三位的依次是

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分列前三位的依次是美国、中国、德国。具体信息如下: 美国 数字经济规模居全球首位,占GDP比重超过60%,主导地位显著。 中国 数字经济规模达5.4万亿美元(约合39.2万亿元),占GDP比重38.8%,保持9.6%的高位增长,成为全球创新策源地。 德国 数字经济规模紧随其后,占GDP比重超过60%,与美、中形成全球前三梯队。 补充说明 : 中国各省中,广东、江苏

2025-05-10 人工智能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位居世界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创新活力。​ ​根据最新数据,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综合实力跃升至世界第二位,占全球比重超过17%,产业数字化规模突破43万亿元,电子设备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安装量等多项指标领跑全球。以下从核心维度解析这一成就: ​​规模与增速​ ​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4年的16.2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3.8万亿元,GDP占比从25.1%升至42

2025-05-10 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三大支柱

数字经济的三大支柱是数据、算法和算力,三者相互依存、协同发展,共同推动经济形态变革。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数据:数字经济的基石 定义与特征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涵盖文本、图像、传感器数据等,具有海量性、多样性和高速增长性,被誉为“新时代的石油”。 作用 :提供决策支持、优化业务流程、创新商业模式,是连接企业、市场与技术的桥梁。 二、算法: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 定义与作用

2025-05-10 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的四个维度

​​数字经济的四个维度包括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它们共同构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框架。​ ​数字产业化是技术底座,产业数字化是融合引擎,数字化治理是制度保障,数据价值化则是生产要素创新的关键。 ​​数字产业化​ ​聚焦信息通信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涵盖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领域,为数字经济提供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例如,中国算力规模已位居全球前列

2025-05-10 人工智能

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世界第几

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总量达50.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提升至41.5%。 关键信息整合: 规模与排名 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为50.2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 增长与占比 同比名义增长10.3%,占GDP比重从2021年的39.2%提升至2022年的41.5%,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产业表现

2025-05-10 人工智能

各省2022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41.5% ,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具体表现: 数字经济规模稳步增长 :全国范围内,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大省在数字经济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多个省份数字经济增加值已突破万亿元。 区域发展不均衡 :东部沿海地区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普遍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2025-05-10 人工智能

2022年我国数字贸易总额是多少

2022年我国数字贸易总额达到了3727.1亿美元 ,这一数据标志着中国数字贸易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了3.4%。跨境电商进出口额更是首次突破了2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数字服务贸易成为增长亮点:在整体数字贸易中,数字服务贸易的表现尤为突出,不仅包括传统的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还涵盖了新兴的数字化交付内容。 跨境电商贡献显著:跨境电商作为数字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5-10 人工智能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