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近期大跌的核心原因可归结为三点:市场情绪受全球波动拖累、政策预期转向谨慎、行业内部技术瓶颈与产能过剩矛盾凸显。 这一新兴领域虽被长期看好,但短期调整反映了资本对风险的重估。
-
外部市场环境恶化
全球**波动加剧(如美联储加息预期、地缘冲突)导致资金避险情绪升温,低空经济作为高成长性板块首当其冲。例如2024年11月A股低空概念股集体跳水,捷强装备单日跌幅超10%,反映投资者对高风险资产的撤离。 -
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
尽管低空经济被列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但地方政策落地存在“热规划、冷市场”现象。多地盲目上马低空产业园导致空置率超60%,部分企业因政府订单未兑现陷入滞销困境。监管收紧(如无人机飞行限制传闻)进一步加剧不确定性。 -
行业内生问题集中爆发
- 技术瓶颈:eVTOL电池能量密度不足航空燃油的1/3,制约商业化进程;
- 产能过剩:无人机年产量达300万架,实际使用率不足40%,库存积压严重;
- 盈利困境:A股70余家概念股中半数未盈利,部分企业靠补贴维持,业绩暴雷引发连锁反应。
当前调整是行业挤泡沫的必要过程,长期看低空经济仍具备万亿潜力。投资者需关注技术突破(如适航取证进展)与真实需求场景(如物流、应急),避免盲目追逐概念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