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专业并未全面取消,但专科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自2009年起已被撤销,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中西医结合教育仍在持续发展并受到国家政策支持。
-
专科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已取消
2008年,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通知,明确自2009年起撤销专科层次中西医结合专业的设置。这一决定旨在提高中西医结合医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因专科层次的培养年限较短,难以满足医疗卫生服务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2009年前入学的专科生仍可按原政策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
本科及研究生教育持续加强
目前全国共有52个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布点,31个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点,年招生规模近万名。国家鼓励高校开展中西医结合长学制教育改革,如探索九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并支持综合大学与西医院校参与中西医结合教育。 -
政策支持与执业发展
根据《医师法》,中西医结合医师可在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或其他临床科室执业。部分地区试点“双执业”政策,允许临床医师与中医医师同时注册。国家还推动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项目,发布52个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强化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能力。 -
职称与人才评价优化
尽管部分省份曾取消中西医结合高级职称评审,但近年来国家通过岐黄工程等项目培养高层次人才,并推动修订卫生系列资格条件,以解决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的职称晋升问题。
总结:专科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已成为历史,但本科及以上教育仍是国家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核心途径。随着政策持续优化,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更加明确,旨在更好地满足医疗需求并推动中医药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