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农业经济师考试科目包括《经济基础知识》和《农业经济专业知识和实务》两科,满分均为140分,合格线84分(总分60%)。 公共科目涵盖经济学基础理论,专业科目聚焦农业政策、农村金融等实务内容,需在连续两年内通过两科方可取证。
-
科目结构与核心内容
- 《经济基础知识》:70道单选题(70分)+35道多选题(70分),覆盖财政、货币金融等通用经济学知识。
-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和实务》:60道单选题(60分)+20道多选题(40分)+20道案例分析题(40分),重点考查乡村振兴、数字农业等政策应用能力,如“三权分置”土地改革、农产品电商等热点。
-
备考策略与得分要点
- 基础阶段:3-5个月系统学习官方教材,建立知识框架(如农业补贴政策、边际效益理论)。
- 强化阶段:2-3个月专攻真题,总结高频模板(如农村集体经济改革案例的“问题-政策-方案”答题逻辑)。
- 冲刺阶段:1个月模拟限时考试,关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等政策更新,强化计算题(如农产品需求弹性公式)。
-
实务能力与行业结合
案例分析需联系实际,例如分析“保险+期货”试点时,需结合农村金融政策与风险管理工具,体现对农业经济动态的理解。
提示:选择农业经济专业需匹配职业规划,备考时优先掌握政策文件(如农业农村部官网数据),并注重逻辑串联与实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