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赋分制涉及的科目根据选科模式不同而有所差异:在“3+1+2”模式下,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四科需等级赋分;而“3+3”模式下,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六科均参与赋分。赋分制通过排名转换分数,解决学科难度差异导致的公平性问题,最低赋分起点为30分,满分100分。
-
“3+1+2”模式赋分科目
该模式要求考生在物理或历史中首选1科(原始分计入),再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中任选2科进行等级赋分。例如,选择“物理+化学+地理”组合,化学和地理成绩需按全省排名比例转换为等级分,物理则直接使用卷面分。 -
“3+3”模式赋分科目
考生需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中任选3科赋分,语文、数学、外语仍以原始分计入总分。例如,选择“化学+历史+地理”组合,三科均需通过排名转换分数,确保不同科目成绩可比。 -
赋分规则与优势
所有赋分科目按考生原始分排名划分为A(前15%)、B(16%-50%)、C(51%-85%)、D(86%-98%)、E(后2%)五档,对应分数区间为100-86、85-71、70-56、55-41、40-30分。这种设计避免了“卷面分高但排名低”的失衡,尤其利于偏科学生发挥优势。
新高考赋分制是科学性与公平性的重要革新,考生需结合兴趣、学科优势及目标专业要求合理选科,同时关注本省具体实施细则。备考时注重主科夯实与选科排名提升,方能最大化赋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