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采用原始分与赋分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总成绩,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及首选科目(物理/历史)按原始分计入,再选科目(化学、生物、政治、地理)按等级赋分转换后计入。这一设计旨在解决不同科目难度差异带来的不公平问题,突出排名优势,确保成绩的可比性。
-
原始分的适用范围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科目直接使用卷面原始分(满分各150分),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也按原始分计入(满分100分)。这些科目因考生群体一致或学科基础性明确,原始分能直观反映实际水平。 -
等级赋分的核心规则
再选科目(化学、生物、政治、地理)的原始分需转换为等级分:- 按全省排名划分为A(前15%)、B(35%)、C(35%)、D(13%)、E(2%)五个等级,对应赋分区间为100-86分至40-30分。
- 转换后成绩可能高于、等于或低于原始分,但排名位次不变。例如,化学卷面80分若排名前15%,赋分后可能达90分以上。
-
公平性与科学性的平衡
赋分制通过“相对分”替代“绝对分”,避免因科目难度或选科群体差异导致总分失真。例如,政治卷面90分若排名靠后,赋分后可能低于化学卷面80分但排名靠前的成绩。
总结:新高考的计分方式兼顾学科基础与选拔公平,考生需关注再选科目的排名竞争,而非仅追求卷面高分。合理选科与提升相对优势是应对赋分制的关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