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新高考版图已覆盖29个省份,第五批8省区(四川、云南、陕西、河南、山西、青海、宁夏、内蒙古)首次落地“3+1+2”模式,取消文理分科,实行等级赋分与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高考时间延长至3天。
-
新高考实施范围
截至2025年,全国除新疆、西藏外,29个省份分五批启动新高考改革。第一批(2014年启动)为上海、浙江;第二批(2017年)为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三批(2018年)为河北、辽宁等8省市;第四批(2024年)为吉林、黑龙江等7省区;第五批(2025年)新增四川、河南等8省区,实现全国主体覆盖。 -
核心改革内容
- 考试模式:统一采用“3+1+2”,即语文、数学、外语(全国卷)+物理/历史(2选1)+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选2)。选考科目由各省命题,再选科目实行等级赋分。
- 录取方式:多数省份推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如河南、四川等设置45个志愿组,合并本科批次,降低滑档风险。
-
地区差异与亮点
- 第五批省份:青海保留院校顺序志愿,其余7省区采用“院校专业组”;内蒙古实行“1个院校代码+12个专业”灵活调剂。
- 考试时间:新高考省份延长至3天(6月7-9日),部分民族考生需加试(6月10日)。
提示:新高考强调学生选择权与综合素质评价,考生需提前规划选科组合,关注目标专业选考要求。各地政策细节可通过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