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历史科目考查的是山东卷,由山东省自主命题,紧扣新课标和本省教学实际,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和时代性。试卷结构稳定,注重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的考查,同时融入山东地方文化元素,体现地域特色。
-
考查范围与重点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覆盖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大板块,重点考查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制度及文明演进。山东卷尤其注重中国近现代史和改革开放史的内容,结合乡土历史(如齐鲁文化、近代山东经济变迁)设计试题。 -
题型与能力要求
试卷分为选择题(40分)和非选择题(60分),非选择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论述题。- 选择题:侧重基础史实和概念辨析,如“百家争鸣”的背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等。
- 材料题:提供文字、图片或表格史料,要求提取信息、归纳观点并论证,例如分析《申报》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 论述题:开放性强,需结合所学阐释历史脉络或现象,如“从全球化视角评述丝绸之路的意义”。
-
命题特色与趋势
- 时代关联:链接热点(如“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引导学生以史为鉴。
- 学科融合:部分题目涉及地理、政治等跨学科知识,如分析隋唐大运河的经济作用。
- 素养导向:强调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例如对比中外工业革命进程。
备考时需夯实主干知识,强化史料解读和逻辑表达训练,同时关注山东地方史和周年纪念事件(如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