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罚包括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血液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毫克/100毫升即为醉驾。如果醉驾初次检测的数值为153.9毫克/100毫升,已远超醉驾标准,将面临吊销驾照的行政处罚。
1. 醉驾的法律后果
醉驾不仅会导致驾驶证被吊销,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醉驾者将被处以刑事处罚,且在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驾还可能对个人职业发展、家庭生活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2. 吊销驾照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定,醉驾行为属于危险驾驶罪,公安机关有权依法吊销醉驾者的机动车驾驶证。这是为了保障公共安全,减少因醉驾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
3. 吊销驾照后的救济途径
若醉驾者对吊销驾照的行政处罚不服,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寻求救济。在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时,需确保符合法定条件,例如证据不足、程序违法等,才可能撤销行政处罚。
总结
醉驾初次检测数值153.9毫克/100毫升已达到醉驾标准,依法应被吊销驾照。这一处罚不仅是对违法行为的惩戒,更是对公共安全的保护。若对处罚有异议,可通过法律途径申请救济,但需注意时限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