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县域GDP排名揭晓,肥西县以1212.4亿元稳居榜首,长丰县首破千亿大关(1038.6亿元),和县以7.1%增速成为“进步最快县”。全省县域经济呈现“千亿县扩容、主导产业驱动、区域竞争白热化”三大特征,皖北、皖中、皖南差异化发展路径清晰。
-
头部格局稳固,千亿县实现历史性突破
肥西县连续多年领跑,工业强县优势显著;长丰县凭借新能源产业集群(比亚迪带动全产业链产值超1200亿元)实现“贫困县到千亿县”逆袭;肥东县(922.5亿元)有望在2026年成为第三个千亿县。县域经济20强门槛从414亿元提升至423亿元,“500亿元梯队”新增临泉、蒙城等4县,中坚力量持续壮大。 -
产业升级决定排名变化,新兴集群成关键变量
长丰县新能源汽车、凤阳县硅基材料、和县化工新材料等主导产业贡献超40%规上产值,带动县域排名跃升。濉溪县(铝基新材料)、利辛县(轻纺产业)通过产业链延伸实现增速超6%,反超传统强县当涂、无为。石台县虽总量最小(46.5亿元),但以31.7%增速全省第一,生态经济潜力显现。 -
区域协同与差距并存,对标长三角仍需发力
皖中县域(肥西、长丰、巢湖)依托合肥都市圈优势占20强半数席位;皖北濉溪、蒙城等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崛起;皖南宁国、广德聚焦生态工业。但与江苏、浙江相比,安徽千亿县数量(2个)仅为浙江1/4,县域经济密度、产业链附加值存在明显代际差,需加速融入长三角创新生态。
未来安徽县域需强化“一县一链”特色,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与战新产业孵化并重,尤其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跨区域协作网络,缩小与苏浙县域的质效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