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城市GDP排行榜显示,成都以23511.3亿元稳居榜首,绵阳(4344亿元)和宜宾(4005.76亿元)分列二、三位,首次形成“4000亿俱乐部”。全省GDP总量达64697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13个市州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德阳以7.2%的增速领跑,眉山、自贡等城市实现经济位次大幅跃升。
从总量分布看,四川城市经济呈现明显梯队化特征。成都作为全省经济核心,GDP占全省总量的36.3%,是第二名绵阳的5.4倍;宜宾首次突破4000亿大关,与绵阳共同构成第二梯队;德阳、南充等5市处于2000-3000亿区间,而巴中、甘孜等偏远地区仍不足千亿,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
增速亮点集中在工业驱动型城市。德阳、眉山、自贡等增速领先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超13%,其中自贡无人机、德阳重工业等特色产业贡献显著。消费市场同样表现活跃,雅安通过文旅促销带动第三产业增速达7.7%,凉山、巴中等地借冰雪经济推动冬季旅游增长。
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成都GDP达5930.3亿元(占全省38.9%),眉山以7.6%的实际增速成为新晋黑马,甘孜、巴中凭借15%以上的名义增速展现追赶势头。工业投资与消费成为各市竞争焦点,如乐山签约千亿级项目,攀枝花布局氢能产业链。
四川经济“强者恒强”与“后发追赶”并存,建议关注成都的辐射效应、宜宾等工业城市的转型升级,以及文旅资源丰富地区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未来区域协同与特色产业培育将是破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