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四川省各市GDP全景:成都稳居榜首,眉山、德阳增速领跑,宜宾首破4000亿大关
四川省2024年GDP总量达6.47万亿元,同比增长5.7%,21个市州经济表现分化明显。成都以2.35万亿元(占全省36.3%)绝对领先,绵阳(4344亿元)、宜宾(4005.8亿元)首次形成“4000亿俱乐部”。增速方面,德阳(7.2%)、眉山(7%)、自贡(7.1%)位列前三,工业与投资成为核心驱动力。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成都GDP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8.9%,绵阳单季首破千亿,而眉山以7.6%的实际增速蝉联增速冠军。
- 总量格局:成都“一城独大”,2024年GDP是第二名绵阳的5.4倍;宜宾成为第三个突破4000亿的城市,凉山、阿坝等民族地区增速亮眼但基数较低。2025年一季度,成都(5930.3亿)、绵阳(1035.7亿)、宜宾(855.1亿)保持前三,眉山(447.7亿)总量排名第11但增速持续领跑。
- 工业驱动:德阳、眉山、自贡等增速靠前的城市均依赖工业爆发。德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聚焦氢能装备与数字化转型;眉山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增速超24%,拉动GDP增长7.6%。绵阳依托军工转型,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4%。
- 区域差异:川东北的南充、达州目标2025年突破3000亿,但一季度增速仅5.6%和4.6%;川南的泸州(3.1%)、乐山(2.6%)增速垫底,传统产业转型压力大。阿坝州凭借文旅(如汶川“百亿县”)和基建投资(28.7%增速)实现逆袭。
- 投资拉动:资阳(固投增长29.6%)、阿坝州(28.7%)靠基建对冲地产下滑;雅安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2.9%,但成都、宜宾等主要城市地产投资持续萎缩,工业投资成为新引擎。
总结:四川各市经济呈现“头部稳、腰部争、尾部追”的态势,工业升级与基建投资是关键变量。未来,成德眉资同城化、川南经济区整合将重塑区域格局,而凉山、巴中等地的特色产业(如文旅、绿色能源)或成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