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摄影专业通常需重点准备文艺理论、绘画基础、摄影实践三大类科目,部分院校还要求影片分析或面试。 选科组合上,98%高校对物理/历史无限制,仅少数要求政治+历史+地理,考生可根据兴趣灵活选择文科或理科方向。
-
核心笔试科目
文艺理论及电影基础知识是必考项,涵盖文学艺术常识、摄影史、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ISO)等,题型包括填空、名词解释等。部分院校如北京电影学院初试会考摄影综合试题,涉及相机原理和构图法则(如黄金分割)。绘画基础测试(素描、速写)常见于美术类摄影专业,用于评估造型能力,中国传媒大学等校复试可能包含美术作品分析。 -
实践与创作能力
摄影图片分析和影片分析是复试高频项目,需从光影、构图等角度评述作品,字数要求1000-2000字。部分院校如南京传媒学院会安排现场实拍或分镜头脚本创作,考察实操技巧。商业摄影方向可能增加广告摄影命题创作,强调创意表达。 -
面试与综合素质
自我介绍、作品展示和即兴问答是面试通用环节,考官可能提问摄影技术细节或创作灵感。无色盲色弱、具备基本审美素养是普遍要求,影视摄影方向还需听力视力达标(如矫正视力4.8以上)。 -
高考选科策略
物理或历史均可报考大多数院校,仅呼伦贝尔学院等极少数要求选考政史地组合。建议文科生加强艺术史学习,理科生可侧重数字摄影技术,提前选修美术课程能提升竞争力。
摄影专业考试注重艺术与技术结合,建议考生提前积累作品集,针对性训练构图和影评写作能力,并关注目标院校最新招生简章调整备考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