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中国GDP十强城市正式出炉,上海以12735.06亿元稳居榜首,北京、深圳紧随其后,武汉排名第九,南京守住第十位。 从增速看,成都、苏州以6.0%领跑,重庆反超广州成为“第四城”,宁波与南京的差距缩至不足400亿元,区域竞争格局暗流涌动。
-
头部城市格局稳固:上海、北京、深圳三强地位无可撼动,经济总量合计占十强城市的45%以上。上海成为首个单季度GDP破万亿的城市,北京5.5%的增速在一线城市中表现最优,深圳凭借新能源汽车产量激增90.5%巩固工业优势。重庆凭借汽车产业26.7%的增速重夺“第四城”,广州则因传统制造业转型承压增速仅3.0%。
-
中部崛起与长三角角力:武汉以4759.41亿元守住第九,光电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贡献超90%工业增长。南京虽暂列第十,但面临宁波的强势挑战——后者凭借外贸11.1%增速和674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经济差距从2000亿元急剧收窄至400亿元以内。
-
新质生产力成关键变量:增速超全国平均的成都、苏州、武汉均依赖高技术产业,如成都服务业贡献率70.5%,苏州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9.6%。新能源汽车成为最大黑马,重庆、合肥等地因锂电、机器人产量翻倍带动GDP跃升,而传统工业城市需加速转型以避免掉队。
-
区域经济动态再平衡:东部城市增速普遍放缓(上海5.1%、杭州5.2%),中西部如成都(6.0%)、武汉(5.4%)表现亮眼。烟台、合肥等新兴万亿城市以6%以上增速逼近前十,预示着未来榜单或将洗牌。
当前十强城市经济总量占全国近40%,但增长动能已从传统投资驱动转向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随着宁波、合肥等“追兵”持续发力,下半年南京、武汉等城市的位次保卫战将更趋白热化,区域协调发展与新兴产业布局将成为决定胜负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