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GDP百强市以30%的城市贡献全国70%的经济总量,展现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上海以5.39万亿元稳居榜首,成为首个突破5万亿的城市,北京紧随其后,深圳、重庆、广州分列三至五位。苏州作为最强地级市跻身第六,而唐山成为万亿俱乐部新成员,全国万亿元城市增至27个。长三角城市群以9个万亿元城市领跑区域经济,百强市门槛提升至3570亿元,竞争激烈。
头部城市格局基本定型,上海、北京、深圳组成第一梯队,重庆凭借5.7%的增速反超广州,成为第四大经济强市。广州增速放缓至2.1%,面临转型压力。苏州、成都、杭州等城市稳居前十,其中苏州以2.67万亿元GDP成为普通地级市的天花板,凸显区域产业优势。
万亿元城市扩容至27个,唐山、温州、徐州等城市成为新晋或潜在成员。长三角城市群占据9席,珠三角和京津冀分别以4席和3席紧随其后。区域协同效应显著,例如长三角的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四城均进入全国十强,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成为关键驱动力。
百强市门槛逐年攀升,2024年达3570亿元,较2023年提升7.4%。尾部城市竞争白热化,如新乡以微弱优势守在第100位,而荆州、莆田等城市以两位数增速紧追不舍。中部城市如武汉、合肥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排名上升,而资源型城市正加速转型,寻求新增长点。
未来,城市经济格局将继续洗牌,增速差异将重塑排名。温州、徐州、大连有望在2025年冲击万亿元目标,而长三角、珠三角的协同优势或进一步扩大。各城市需聚焦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与区域联动,以在高质量发展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