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日起,四川省电价迎来重大调整! 此次改革聚焦分时电价机制优化,核心变化包括:峰谷时段按季节动态划分、尖峰电价规则灵活触发、工商业用户成本结构重塑,旨在通过价格杠杆引导科学用电,缓解夏季电力紧缺压力。
-
峰谷时段季节性调整
全年划分为春秋季、夏季、冬季三阶段,峰平谷时段差异化设置。夏季(7-9月)高峰时段延长至10小时(11:00-18:00、20:00-23:00),低谷时段缩短至6小时(1:00-7:00);春秋季低谷时段扩容至10小时(22:00-次日8:00),鼓励夜间储能与生产。 -
尖峰电价动态化
取消冬季尖峰电价,仅保留夏季(7-8月)及高温触发机制:连续三日气温≥35℃时,自动启动尖峰时段(13:00-14:00、21:00-23:00),电价在高峰基础上再上浮20%。7-8月尖峰时长增至3小时,精准应对极端高温电网负荷。 -
工商业用户应对策略
- 成本优化:利用春秋季延长低谷时段(如22:00-8:00)运行高耗能设备,预计可降电费10%-15%。
- 风险规避:安装智能电表预判尖峰触发,攀枝花等特定区域豁免尖峰电价。
- 技术升级:结合储能设备或虚拟电厂技术,实现削峰填谷。
-
居民用电间接影响
虽未直接纳入分时调整,但居民可参考低谷时段(23:00-7:00)为电动车充电或使用储能电器,享受低价电费红利。
总结:四川此次电价调整是电力市场化与能源转型的关键一步,用户需主动适应规则变化,通过精细化用电管理降本增效。未来,随着现货市场推进,电价波动或更频繁,布局绿色能源技术将成为长期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