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城市人均GDP排名显示,鄂尔多斯以28.66万元蝉联榜首,克拉玛依、北京紧随其后,长三角地区占据十强半数席位。资源型城市凭借能源产业与小体量人口优势领跑,而一线城市因经济总量与人口规模均衡,人均排名相对靠后。
-
资源型城市表现突出
鄂尔多斯、克拉玛依、榆林等依赖煤炭、石油资源的城市,因经济产值高且常住人口少,人均GDP长期稳居前列。例如鄂尔多斯人均GDP达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但其GDP总量仅排全国第42位,凸显“小而富”特征。 -
长三角经济协同效应显著
无锡(21.7万元)、上海(21.68万元)、苏州(20.63万元)等长三角城市通过产业分工与科技创新,形成紧密的城市网络。新能源、集成电路等高端制造业推动人均GDP突破20万元大关,区域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
一线城市人均排名与经济总量错位
北京(22.8万元)、上海(21.68万元)虽GDP总量居全国前二,但因人口基数大,人均排名分别为第三和第五。深圳(20.25万元)因高新技术产业密集,人均GDP增速领先,逐步缩小与资源型城市差距。 -
中西部城市潜力待释放
重庆、成都等中西部核心城市因人口规模庞大,人均GDP未进入前三十,但依托产业转移与政策扶持,未来增长空间可观。
总结:人均GDP排名揭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多元路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区域协同是关键变量。投资者与政策制定者可结合这一指标,更精准评估城市“含金量”与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