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各省人均GDP排名出炉,北京、上海继续领跑全国,分别以22.8万元和21.6万元稳居前二,江苏以16.06万元跻身前三,成为首个突破16万元的省份。值得注意的是,经济总量第一的广东因人口基数大,人均GDP仅排第七(10.53万元),而辽宁、内蒙古等省份排名显著提升,呈现区域经济格局的微妙变化。
-
头部省份:京沪苏稳居第一梯队
北京和上海凭借高附加值产业和人口优势,人均GDP突破20万元,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江苏作为制造业强省,首次进入前三,与福建、浙江共同构成沿海经济高地。天津、山东等省份紧随其后,人均GDP均超10万元。 -
中部崛起:湖北、湖南表现亮眼
湖北凭借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升级,人均GDP增速居全国前列;湖南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领域持续发力,虽总量不突出,但细分行业优势显著。内蒙古因能源经济带动成为“黑马”,增速领跑中西部。 -
区域差异:人口与经济的动态平衡
广东、河南等人口大省因人均分摊效应排名靠后,而辽宁因人口流失导致人均GDP被动提升至第16位。甘肃、黑龙江仍处末位,凸显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福建超越广东、浙江等省份,展现“小而精”经济模式的竞争力。 -
政策影响:增量与增速的深层逻辑
东部省份依靠产业升级保持高位增长,中西部通过资源转化和政策倾斜加速追赶。例如,新疆、四川等省份依托“一带一路”和内陆开放,人均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4年人均GDP排名不仅反映各省经济质量,更揭示了人口、产业与政策的复杂互动。未来,区域协同与创新驱动或将成为打破“总量高、人均低”困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