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用车需重点关注轮胎防滑、电瓶保养、防冻液更换和驾驶技巧,低温环境下车辆性能下降,提前检查关键部件并调整驾驶习惯可大幅提升行车安全性与舒适度。以下分点解析核心注意事项:
-
轮胎与电瓶是冬季安全底线
低温会导致轮胎橡胶变硬、胎压下降,建议检查花纹深度并保持标准胎压,必要时更换冬季胎。电瓶在-10℃时电量可能衰减50%,需清洁电极并测试电压,老旧电瓶及时更换。 -
油液更换需匹配低温环境
防冻液冰点应低于当地最低温10℃以上,避免冷却系统结冰。机油选择低温粘度标号(如5W-30),玻璃水更换防冻型号,防止喷水系统冻结。 -
驾驶习惯调整减少风险
冷启动后怠速预热30-60秒即可,长时间热车反增积碳。冰雪路面避免急刹急转,手动挡车辆可二挡起步,新能源车开启雪地模式增强抓地力。 -
应对极端天气的实用技巧
车窗结冰时用专用除冰剂,勿用雨刮硬刮。积雪覆盖车顶需清理,否则刹车时可能滑落挡风玻璃。长距离下坡路段提前降挡,利用发动机牵制减速。
冬季养护的核心是“预防为主、温和操作”,定期检查能避免80%的突发故障。若车辆出现启动困难或异常抖动,建议立即进店检修而非强行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