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资金监管是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保障,其内容涵盖多个层面,具体包括:
一、预算管理监督
-
预算编制与执行
-
完善预算编制体系,确保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建立科学评估和监控机制。
-
加强预算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知情权,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问题。
-
-
补助性资金监管
- 严格核实补助性资金信息,防止虚假立项、骗取套取等行为,确保资金专项专用。
二、审计与监察监督
-
独立审计机制
-
建立独立审计机构,明确审计范围和职责,强化对财政资金使用合规性的审查。
-
完善审计结果跟踪机制,及时处理审计发现的问题。
-
-
日常监督检查
-
对社保、教育等民生资金及热点领域实施全过程监督,包括事前审查、事中审核、事后核证。
-
通过专项检查、抽查等方式,查处违规使用资金、核算不实等问题。
-
三、支付安全保障
-
电子支付管理
-
加强支付信息加密,防范信息泄露风险,确保资金传输安全。
-
实行“管钱、批钱、拨钱、用钱”四分离机制,建立分配、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管理流程。
-
-
资金拨付规范
- 严格审批拨付程序,防止挤占挪用现象,保障资金及时足额拨付。
四、绩效评价体系
-
全过程绩效管理
-
将绩效理念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对50万元以上的专项支出进行评价。
-
通过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
-
五、其他重要内容
-
会计监督 :包括会计准则执行、会计信息真实性审核及信息公开监督。
-
反腐败措施 :通过审计结果运用、责任追究等机制,防范腐败行为。
财政资金监管需形成预算管理、审计监督、支付安全、绩效评价等多维度的协同机制,以保障国家财政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