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论文格式需遵循规范结构与排版要求,具体如下:
一、基本结构
-
封面
包含论文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学号、院系、专业、申请学位等信息,不编排页码。
-
摘要与关键词
-
摘要 :1-2句话概括论文核心内容,突出研究目的、方法与结论。
-
关键词 :3-5个反映主题的词汇,便于检索。
-
-
目录
用黑体二号字居中,列出标题层级(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二级标题宋体小四不加粗),行距1.5倍。
-
正文
-
引言 :介绍背景、目的与意义,提出研究问题。
-
论述 :分段落展开,需结合史实、数据与文献,逻辑严密,做到“论从史出”。
-
结论 :总结观点,可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
-
参考文献
采用注释体例(如脚注小5号宋体),标注文献来源,确保可追溯性。
二、排版规范
-
字体与字号 :正文汉字用宋体小四,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
-
行距与缩进 :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1.5倍,段前段后无空行。
-
页眉与页脚 :从目录页开始添加页眉,页码居中显示。
三、写作要点
-
论点明确 :观点需简洁清晰,避免模糊或空泛。
-
论据充分 :选择典型史实,确保数据可靠且与论点相关。
-
语言精炼 :避免大白话,使用学科术语,逻辑连贯。
四、注意事项
-
遵循学校或考试的具体要求,如字数限制、格式模板等。
-
撰写前可参考范文或模板,但需结合自身研究内容调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