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因2002年安然财务造假案演变为“四大”,核心事件是安达信(Arthur Andersen)因协助造假并销毁证据被刑事起诉,最终解体并入其他机构。这一事件直接推动美国出台《萨班斯法案》,强化审计独立性与上市公司监管,重塑了会计行业格局。
-
安达信的崛起与陨落
安达信曾以“诚信高于利润”为信条,早期因坚持严格审计标准赢得声誉,20世纪90年代成为全球最大会计师事务所。但其过度追求咨询业务收入(占安然审计收入的52%),导致审计独立性丧失。2001年安然虚报5.86亿美元利润的丑闻曝光后,安达信销毁关键证据,成为美国史上首家被判妨碍司法罪的大型会计机构,最终分拆并入普华永道、安永等。 -
安然事件的关键作用
安然通过上千个特殊目的实体(SPV)隐藏债务、虚增利润,而安达信16年来为其同时提供审计与咨询服务,存在严重利益冲突。事件暴露后,安然破产(当时美国最大破产案)、安达信解体,直接促使美国通过《萨班斯法案》,要求审计师定期轮换、高管对财报真实性负刑责,并禁止销毁审计文件。 -
行业格局的重塑
安达信解体后,其全球业务被四大瓜分:中国大陆并入普华永道,欧洲多国并入安永,咨询部门独立为埃森哲。剩余四大(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安永)垄断性增强,2024年占据全球审计市场80%份额,但也引发关于行业竞争不足的争议。 -
对会计行业的深远影响
该事件彻底分离审计与咨询业务,四大此后将咨询部门独立运营;同时推动全球采用更严格的审计轮换制度。安达信的教训成为行业合规教育的典型案例,强调“防火墙”机制与职业操守的重要性。
如今“四大”的垄断地位仍受监管挑战,但安达信的案例始终警示:会计行业的生命力源于公信力,任何对独立性的妥协都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