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所在地行政区编码是公民户籍管理中的关键标识,由6位数字组成,直接体现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划,通常与身份证前6位一致,用于精准定位户籍归属。
-
编码结构与含义
前两位代表省级(如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间两位对应市级(地级市、自治州等),末两位标识县级(县、区或县级市)。例如“110105”中,“11”为北京市,“01”为市辖区,“05”为朝阳区。 -
核心作用
该编码是户籍档案管理、人口统计、社会保障等政务服务的底层依据,确保数据跨区域高效流转。身份证、户口本、社保卡等证件均依赖此编码实现信息关联。 -
查询方式
个人可通过身份证前6位直接获取,或查阅户口本“户号”栏。若户籍迁移,编码会随新归属地变更,但原身份证号码不变。 -
常见误区
部分人误认为编码与邮政编码或电话区号相关,实则二者功能完全不同。行政区编码仅用于行政管理,不涉及物流或通讯分类。
理解这一编码体系,能帮助公民快速办理户籍相关业务,同时避免因信息混淆导致的办事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