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米
道路护栏的设置标准需根据道路类型、交通流量及功能需求综合确定,主要规范如下:
一、高度要求
-
一般道路
高度应不低于1.1米,避免行人翻越。
-
桥梁及特殊路段
-
普通桥梁:从可踏面算起不低于1.1米;
-
非机动车道/人非混行道:净高需高于1.4米;
-
高速公路:不低于1.5米。
-
-
特殊场景
-
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区:需保留1.2米以上通道;
-
人行道:栏杆间距≤140mm,避免横线条栏杆。
-
二、材质与设计
-
材质
-
优先选用钢材、铝合金等耐腐蚀材料,部分场景需使用钛合金或防腐处理;
-
城市道路可采用塑料材质,但需增强耐候性和抗冲击性。
-
-
防撞性能
-
需满足每米≥500牛顿抗水平负荷能力,公共场所需达到千分之千级别;
-
高速公路护栏需通过F8级及以上防撞测试。
-
-
设计原则
-
尽量降低高度以减少视觉干扰(普通道路≤1.2米,高速≥1.5米);
-
与交通信号灯、标线等设施协调,设置反光条或反光标志提升夜间可见性。
-
三、安装规范
-
间距与基础
-
车道分隔带护栏间距≤2米,土路肩宽度≤50cm时不应小于14cm;
-
立柱需埋入混凝土基础,软土地基需加固处理。
-
-
特殊路段处理
-
交叉口、掉头点等需设置专用防护缺口或反跳装置;
-
曲线道路、坡度较大的地段需增加防护等级。
-
四、附加要求
-
无障碍设计
-
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需设置无障碍通道,通道距离≥350米;
-
高速公路需设置防护罩或反光条方便救援。
-
-
维护与标识
-
定期进行防腐处理和检查,确保立柱间距符合标准;
-
护栏上需标注反光标识或轮廓标。
-
以上标准需结合地方交通管理部门的具体规范执行,确保道路安全与交通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