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qus瞬态热分析实例的核心在于模拟材料在时间维度下的温度分布变化,适用于电子散热、热处理工艺等场景。其关键步骤包括定义材料热参数(导热系数、比热容等)、设置时间相关的边界条件(如对流、热流),以及合理控制时间增量步长以保证计算稳定性。以下通过实例解析具体操作要点:
-
几何建模与材料定义
创建2D或3D几何模型后,需在Abaqus中定义材料的热物理属性:密度、导热系数和比热容。例如,铝合金的比热容通常设为900 J/(kg·℃),导热系数为150 W/(m·℃)。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瞬态热传导方程的求解精度。 -
时间步长与分析步设置
瞬态分析需选择Transient Heat Transfer分析步,总时间需覆盖温度趋于稳态的过程(如20000秒)。初始时间增量建议通过公式估算(为单元尺寸),避免数值振荡。例如,单元尺寸0.05m时,初始增量应≥27秒。 -
边界条件与载荷
- 恒定温度边界:直接施加在指定边(如100℃)。
- 对流边界:需定义对流系数(如750 W/(m²·℃))和环境温度(如0℃)。
- 初始温度:必须明确设置(如全局初始温度0℃)。
-
结果验证与后处理
通过历史输出监控关键点温度变化曲线,验证是否达到稳态(曲线趋于平缓)。例如,某点温度从0℃升至18.3℃后稳定,与理论解误差<1%。同时检查温度云图是否物理合理,避免局部异常。
总结:瞬态热分析需平衡计算效率与精度,建议优先使用一阶单元(如DC2D4),并定期更新材料参数库以贴合实际工况。对于复杂边界,可结合幅值曲线(Amplitude)定义时变载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