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一行(683-727年),唐代著名天文学家、佛学家,其生平事迹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早年经历与出家
-
家族背景 :本名张遂,祖籍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县),曾祖为唐太宗李世民功臣张公谨,家族在武则天时代衰微。
-
学识渊博 :20岁左右已博览经史,尤其精通历象、阴阳五行之学,曾向道士尹崇借阅《太玄经》并深入研究。
-
出家为僧 :21岁为避武则天侄武三思纠缠,削发为僧,法号“一行”,在嵩山、天台山等地学习佛学与天文数学。
二、学术成就
-
编制《大衍历》 :开元九年(721年)受命修订历法,历时两年完成。该历法以实测数据为基础,首次测算地球子午线长度,精度达365.24281481天,成为唐代最先进历法。
-
天文仪器创新 :发明水运浑天仪、黄道游仪等精密仪器,推动天文观测与大地测量技术发展。
三、政治与佛学贡献
-
直言敢谏 :在唐玄宗时期多次进谏,如建议永穆公主婚嫁规格、批评太平公主专权等,被赞“直谏之臣”。
-
佛教密宗领袖 :翻译《大日经》并作疏,创立密宗派别,被尊为“密宗始祖”。
四、晚年与逝世
-
晚年经历 :开元十五年(727年)卒于长安华严寺,享年45岁。唐玄宗为其撰写塔铭,追谥“大慧禅师”。
-
传奇故事 :据《酉阳杂俎》记载,其通过法术救助老婆婆儿子,展现高僧慈悲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