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4-2025年最新政策,体育生高考改革主要涉及考试模式、录取标准及体育项目调整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考试模式与项目调整
-
全国统考实施
-
高水平运动队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等)体育测试统一纳入全国统考,与运动训练、武术等专业考试合并,采用体育总局标准评分。
-
部分省份(如黑龙江)将体育考试项目定为100米、二级蛙跳、铅球、800米等四项,采用电子计时测距,满分100分。
-
-
考试报名与方式
-
采用网上报名缴费,考生需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操作,逾期无法参加。
-
考生可选择体育四项或健美操、啦啦操方向,但每类仅限报考其一。
-
二、录取标准与政策
-
文化课与体育成绩结合
-
文化课成绩使用统一高考成绩,体育成绩按比例换算(如黑龙江为体育术科成绩×70%+文化课成绩×30%)。
-
部分“双一流”高校要求文化课成绩达到普通类本科线,其他高校为80%,优秀考生可申请破格录取。
-
-
批次与志愿设置
- 分设体育类本科批、高职(专科)批,均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每个院校专业组设6个志愿。
三、政策调整与保障
-
取消加分项
- 取消体育特长生、竞赛获奖等全国性加分,强调体育成绩纳入学业水平考试而非高考总分。
-
特殊体质考生保障
- 病残等特殊体质考生考核将考虑身体状况,合格者可参加考试。
四、实施时间与地区差异
-
全国统考时间统一于每年4月(如黑龙江)或5月(如安徽省),具体安排以各省份招生院通知为准。
-
各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如黑龙江采用“3+1+2”模式,安徽省公布招生计划。
以上信息综合自教育部及地方教育考试院最新公告,考生需关注目标院校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