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168个县经济排名显示,迁安市以1262.9亿元GDP稳居榜首,成为全省唯一的“千亿县”,紧随其后的是丰南区(1143亿元)和裕华区(1120.9亿元)。全省23个区县GDP突破500亿元,5个进入“千亿俱乐部”,但县域经济差距显著,最低的张家口下花园区仅27.21亿元。钢铁、港口资源和区位优势是头部县市的核心竞争力,而尾部县市需加快产业转型。
-
头部县市:产业与地理优势双驱动
迁安市依托钢铁产业(占GDP比重超40%)和京津冀区位优势,成为全国县域经济标杆。黄骅市(801.1亿元)凭借黄骅港的物流枢纽地位,成为沧州经济增长极。武安市(802亿元)通过钢铁产业绿色升级,实现经济与环保双赢。这些县市均入选“2023赛迪百强县”,凸显河北县域经济的全国竞争力。 -
中游县市:特色产业成突围关键
三河市(610.3亿元)受益于京津辐射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居廊坊第一;辛集市(422亿元)以皮革产业集群闻名,但增速放缓需转型。此类县市需强化产业链延伸,如霸州市(452亿元)的金属制品、正定县(361.2亿元)的文旅融合。 -
尾部县市:资源与基础薄弱制约发展
全省28个县GDP不足100亿元,多集中于张家口、承德等生态敏感区。例如,下花园区(27.21亿元)受限于生态保护政策,工业发展受限。此类区域需探索“生态+文旅”模式,如丰宁自治县(45.9亿元)的草原旅游。
河北县域经济呈现“金字塔”结构,头部县市领跑全国,但区域均衡性待提升。未来需通过差异化产业政策(如沿海县市发展临港经济、山区县市培育绿色产业)缩小差距,同时加强跨县协作,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县域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