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协议是公司设立阶段由创始股东签署的关键法律文件,用于明确股权分配、责任划分及公司治理规则,其核心价值在于规避合作风险、保障各方权益并规范公司运营。
-
明确股东权责与股权结构
发起人协议需详细约定各发起人的出资比例、认缴期限及违约责任,避免后期因资金不到位引发纠纷。例如,可设置未按期出资的除名条款,确保公司资本充足性。 -
制定公司治理框架
协议应提前规划董事会构成、表决机制(如特殊事项一票否决权)及利润分配规则,避免章程范本无法覆盖的个性化需求。例如,约定不按持股比例分红或限制对外担保权限。 -
风险隔离与争议解决
若公司设立失败,发起人协议是界定债务连带责任的关键依据;成立后则补充章程未载明事项(如高管过错追责条款)。建议明确争议解决途径(仲裁或诉讼)以提高执行效率。 -
动态调整与新人加入机制
协议需预设股权退出或激励方案(如员工期权池),并规定新股东加入时需签署补充协议,确保条款对新成员具有约束力。
提示: 发起人协议需由专业律师起草,结合行业特性和股东诉求灵活设计,避免套用模板导致漏洞。定期复审协议内容,确保与公司发展阶段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