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增资扩股稀释小股东股权是否合法?关键在于程序合规性与定价公平性。若增资程序合法(如经股东会决议)、定价依据净资产评估且小股东有权同比认购,则属合法行为;反之,若存在恶意低价增资、未审计评估等情形,则可能构成侵权,小股东可依法**。
分点论述:
-
合法增资的核心条件
增资需通过股东会特别决议(2/3以上表决权通过),小股东有权按持股比例认购。若放弃认购,股权比例自然稀释,但前提是增资价格公允(通常需审计净资产),且目的正当(如公司发展需要)。 -
恶意稀释的典型表现
- 低价增资:大股东以远低于净资产的价格增资,变相转移公司价值(如案例中净资产1.9亿却按注册资本2100万增资);
- 资金滥用:公司本身资金充足却强行增资,或增资资金流向关联方。
-
小股东的应对策略
- 协商认购:按比例参与增资以维持股权;
- 诉讼**:若增资程序违规或定价不公,可起诉要求撤销决议或赔偿损失(法律依据《公司法》第20条);
- 退出机制:通过股权转让或协议回购退出公司。
总结:股权稀释是否合法需结合程序与实质公平判断。小股东应关注增资动机、定价依据,必要时借助法律手段保护权益,避免被动“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