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218元,比上年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821元,农村居民为21691元。全国居民收入中位数为33036元,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4.2%,显示出收入分配存在一定差距。
1. 收入分组情况
2023年,全国居民按收入水平分为五等份:
- 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0%,家庭占比为20%;
- 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平均水平的20%-40%之间;
- 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平均水平的40%-60%之间;
- 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平均水平的60%-80%之间;
- 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80%,家庭占比为20%。
2. 收入来源构成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最高,为56.2%,人均22053元;其次是转移净收入,占比18.5%,人均7261元;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分别占比16.7%和8.6%。
3. 城乡收入差异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显著高于农村居民(21691元),收入差距依然明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47122元,农村居民为18748元,中位数差距进一步凸显城乡收入的不平衡。
4. 政策影响
2023年,政府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居民负担,增加了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增速低于平均增速,表明高收入群体对整体收入水平提升的贡献较大,低收入群体仍需更多政策支持。
总结
2023年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但收入分配差距仍存。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政策,缩小城乡和收入群体间的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