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
存货的计价方法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而非会计估计变更。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定义
-
会计政策
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例如,选择历史成本、重置成本或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或采用先进先出(FIFO)、加权平均等存货计价方法。
-
会计估计
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变化,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直线法、加速折旧等)。
二、存货计价方法变更的性质
当企业改变存货计价方法时(如从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通常涉及以下情况:
-
计量基础未变 :仍以历史成本为基础,仅改变计算方法;
-
财务报表影响 :会导致存货成本、期末存货余额及相关利润表项目的调整。
根据会计准则,这种变更属于 会计政策变更 ,因为它涉及会计确认、计量基础或列报项目的变化。
三、特殊情形说明
-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变更 :若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因计量基础(历史成本 vs 公允价值)发生根本变化;
-
折旧方法变更 :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因仅改变资产消耗的估值方法,不涉及计量基础。
四、总结
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因为它涉及会计确认和计量基础的调整,而折旧方法等仅涉及计量手段的优化,属于会计估计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