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定于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举行,关键时间节点包括:10月10日-31日网上报名、11月初现场确认、12月10日-20日打印准考证,复试预计2026年3月至4月进行。考生需重点关注考试科目安排:首日考思想政治/管理类联考和外国语,次日为业务课一、二,部分专业可能需加试。科学规划备考周期、强化考纲核心内容、模拟实战训练是高效复习的三大核心策略。
初试时间与科目安排已明确,每天考试时段为上午8:30-11:30和下午14:00-17:00。建议提前6个月制定分阶段复习计划,基础阶段(6-8月)系统梳理知识点,强化阶段(9-11月)突破重难点,冲刺阶段(12月)通过模拟考查漏补缺。特别注意目标院校的复试要求差异,部分专业可能增设实践考核或英语口语测试。
报名环节需严格遵循时间窗口,逾期无法补报。使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完成注册时,务必核对身份证号、学历证明等关键信息。现场确认阶段需携带原件材料,部分省份采用线上确认模式。考前两周打印的准考证须与身份证同时使用,电子版备份可防遗失。
备考期间需平衡效率与健康,每日保持6-8小时高效学习的搭配适量运动和营养摄入。历年真题研究能显著提升应试技巧,近五年试题重复率可达15%-20%。建立错题本追踪薄弱环节,参加模考熟悉机读卡填涂规则,可减少正式考试失误。
教育部门通常于每年9月更新考纲细节,建议定期查看研招网通知。现阶段可参考2025年大纲先行复习稳定科目,如英语词汇和数学公式。复试准备应同步收集导师研究方向、学术论文等资料,提前撰写中英文自我介绍模板。记住,系统化准备加细节把控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