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是皮内注射的英文缩写(intradermal injection),指将药物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技术,与皮下注射(H)存在明显差异。其核心特点包括:微量给药(通常≤0.1ml)、5°浅角度进针、适用于过敏试验与特定疫苗接种。
-
注射层次差异
ID注射仅穿透表皮层到达真皮浅层,形成可见的皮丘;而皮下注射(H)需穿透至皮下脂肪组织,进针角度为30°-40°。例如结核菌素试验必须采用ID注射,以确保药物停留在真皮层观察过敏反应。 -
典型应用场景
药物过敏测试(如青霉素皮试)、卡介苗接种等需通过ID注射实现局部高浓度药物沉积。相比之下,胰岛素或疫苗常采用皮下注射以实现缓慢吸收。 -
操作关键要点
ID注射需使用酒精消毒(禁用碘酊),前臂掌侧下段为常用部位。操作时需绷紧皮肤,5°进针后注药形成直径约3mm的皮丘,拔针后禁止按压,否则影响结果判读。
正确区分ID与皮下注射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若出现注射部位异常红肿或全身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