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最早的程序员”存在不同说法,需结合历史背景和权威信息综合判断:
-
董铁宝(1916年)
- 被部分权威资料称为“中国最早的程序员”,193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赴美留学期间接触Illiac-I计算机,并参与相关研究。1956年回国后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北大工作。
-
求伯君(1964年)
- 有较高权威性资料将其称为“中国第一程序员”,1984年国防科大毕业,1989年开发WPS填补中文处理软件空白,后创立金山软件。
-
王小波(1952年)
- 早期留学经历丰富,1994年前已深度使用互联网,并开发过小说专用软件《黄金时代》《红拂夜奔》,被部分资料列为“第一代程序员”。
补充说明 :
-
不同说法存在时间线差异,董铁宝更早(1916年),但求伯君、王小波等在特定领域(如软件、互联网)的贡献使其成为代表性人物。
-
部分资料提到的“中关村三君”“中国程序员五杰”等群体,属于同一代程序员中的杰出代表,但非“最早”。
建议根据具体研究方向(如技术贡献、行业影响)选择对应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