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一所以地球科学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凭借地质学领域的顶尖学科实力、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及突出的育人成果,稳居国内地质类高校的领军地位。其“地质学”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在全国评估中多次排名第一,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地球科学更跻身前1‰。学校以“上天、入地、下海、登极”为科研方向,为国家资源勘探、环境治理等领域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人才。
-
学科实力顶尖,地学特色鲜明
学校拥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1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涵盖行星科学、深地探测、海洋资源等前沿领域。周口店实习基地被誉为“地质工程师的摇篮”,野外实践教学体系全国领先。非地学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方向)、工商管理等也通过交叉融合实现快速发展。 -
科研创新强劲,服务国家战略
建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十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在页岩气开发、地质灾害防控、极地科考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2024年科研经费增长超10%,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 -
人才培养扎实,就业前景广阔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6%,保研率高达19%,部分专业达100%。与中石油、五矿集团等央企深度合作,开设“李四光学院”培养拔尖人才。2025届毕业生平均起薪约8000元,地质类、电子信息等专业薪资优势显著。 -
国际化与交叉学科布局
牵头组建“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与滑铁卢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等合作办学,提供“2+2”双学位项目。自主设立健康地学、人工智能与地球探测等8个交叉学科,推动地学与新兴技术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