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录取分为四个批次,涵盖特长生、自主招生、名额分配及统招等多元升学路径,各批次志愿填报规则与录取梯度控制线直接影响考生录取结果。
-
第一批次:聚焦特殊类型招生,包括特长生(需通过专业测试且中考成绩达标)、自主招生(学科特长或创新能力突出者,按70%中考成绩+30%校考成绩合成录取)、外语/艺术类高中、港澳子弟班(可填2校志愿)及中职贯通培养计划(如“中本贯通”)。被第一批次录取的考生不可参与后续批次。
-
第二批次(名额分配):公办示范性高中将50%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仅限户籍生且需满足三年完整学籍。录取控制线为该校近三年统招均分降40分,实行“校内竞争+梯度保护”规则,最多填报3个志愿。
-
第三批次:示范性高中剩余招生计划及新建优质高中,可填6个志愿。录取遵循“梯度投档”(如第一梯度线为全市前10%考生分数702分,每降40分设一梯度)和“志愿优先”原则,外区生名额限制15%-25%(南沙、黄埔放宽至25%)。
-
第四批次:非示范性普高、综合高中及中职学校剩余计划,同样可填6个志愿。补录在批次结束后开放,但热门学校分数线可能更高。
提示:梯度投档规则下,高分段考生即使第六志愿也可能优先于低分段考生的第一志愿。合理利用志愿数量与梯度策略是关键,建议结合成绩定位与学校历年分数线科学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