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现多起以"年报年审"为名的新型诈骗案件,诈骗分子冒充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通过伪造官方文件、发送虚假短信等方式,诱导企业主支付高额"年审费"。这些骗局主要呈现三个特征:利用企业信息盲区、伪造紧急办理期限、要求转账至个人账户。以下是具体案例分析:
-
伪造红头文件诈骗
浙江某企业收到标注"市场监管总局"字样的电子文件,要求限期完成"企业信用年报审计",并附有二维码支付链接。经核实,该文件公章样式与官方存在明显差异,且政府部门从未开通扫码付费渠道。 -
虚假短信钓鱼
诈骗短信伪装成"工商年检提醒",内含仿冒官网的钓鱼链接。点击后会跳转至与政务平台高度相似的页面,诱导填写银行卡信息。已发现链接域名多为境外注册的杂乱字母组合。 -
电话恐吓催缴
广东出现诈骗团伙精准报出企业注册信息,谎称"未年报将面临2万元罚款",要求立即向指定个人账户转账1980元"加急处理费"。实际企业年报无需任何费用,且绝不会要求私对私转账。
重要提示:市场监管部门不会通过短信链接收费、不设人工催缴、不收取加急费。办理年报请认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遇到可疑信息可拨打12315热线核实。企业应定期登录官方平台自主申报,切勿轻信第三方代理付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