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期刊部工作流程的核心是围绕文献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展开,涵盖采访、验收、编目、流通、装订及阅读推广等环节,其专业性体现在对连续性出版物的系统性管理,以及为师生提供精准的学科服务。
-
采访与资源建设
期刊部需根据学校学科特色制定采购计划,通过招标确定供应商,重点保障核心期刊的连续性和电子资源的互补性。例如,体育类院校会优先采购运动医学期刊,并定期调整复本比例以满足教学科研需求。 -
现刊管理
每日到馆期刊需经历验收、盖章、分类、上架等标准化流程,同时利用系统(如Unicorn)进行记到和催缺。现刊架位需定期调整,错架率需控制在2%以内,确保读者快速获取最新资源。 -
合订本加工
过期期刊按周期下架后,需按规格装订成册(厚度约3.5公分),并完成分类编目、贴磁条等技术加工。例如,2021年全年的《中国图书馆学报》合订本需标注中图法分类号并分配索书号。 -
阅读推广与服务
期刊部需策划“世界读书日”等活动,开展信息检索培训,并针对考研、公务员考试等需求整理专题资料。例如,某馆通过展板推送考研动态21篇,提升期刊利用率。 -
管理与协作
部门需定期修订岗位职责,监督防火防盗措施,协调学生工参与报刊整理。年度工作总结需分析架位利用率(如某馆过刊倒架15000册),并制定下一年采购预算。
提示:期刊部的高效运作依赖标准化流程与学科敏感性的结合,建议定期调研读者需求,同时关注电子期刊与传统纸刊的协同管理,以适配数字化阅读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