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西高考地理试卷以区域发展和人地协调为核心命题方向,突出考查学生地理实践力与综合思维,其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转型"和"中亚油气资源国际合作"两道大题分值占比达35%,选择题首次引入动态GIS图层分析题。
一、试卷结构分析
- 自然地理占比40%:重点考查地球运动(第3题晨昏线判读)、地质作用(第17题庐山断层形成过程)及气候变化(第9题赣江径流量变化)。
- 人文地理突出时效性:第22题结合"东数西算"工程考查产业转移,第24题分析江西稀土产业链延伸的生态效益。
- 创新题型特点:第15题要求用等高线图推算光伏电站**倾角,体现跨学科融合;第19题通过气象卫星云图反演降水强度。
二、高频考点解析
- 区域定位能力:选择题第5题涉及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经纬度定位,需结合时区计算作答。
- 地理工具应用:综合题第20题给出3组不同年份的夜间灯光数据,要求推断城市扩张方向及驱动力。
- 生态敏感区命题:必考题第18题要求设计鄱阳湖越冬候鸟保护方案,需综合水文特征与旅游开发知识。
三、典型易错点警示
- 概念混淆:第7题"人口算术密度"与"生理密度"区分错误率达62%。
- 图表误读:第12题工业区位三角坐标图中,27%考生未注意坐标轴反向刻度。
- 逻辑链缺失:中亚油气题(第25题)多数失分点集中在"地缘政治风险"论证环节。
四、备考启示
- 强化地理过程推演:如第14题喀斯特地貌演化需分"溶蚀-崩塌-沉积"三阶段表述。
- 关注国家战略热点:试卷6处涉及长江经济带、"双碳"目标等政策背景。
- 提升数据转化能力:新出现的雷达图(第10题)、热力图(第16题)需加强专项训练。
2024年江西地理试题呈现"无情境不命题"的特点,建议考生建立"区位分析-问题诊断-治理对策"的标准化答题模板,特别注意"特征描述类"与"原因阐释类"试题的术语规范。